欧洲华语广播电台 Radio Mandarin d'Europe

迷之社会价值观:生而为人,我很“怕输”
2019-06-12 20:22:16


来源:bbc



我在新加坡仅仅待了几个月时间就经历了第一次“怕输主义”(Kiasuism)。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天气炎热,我在购物中心逛了几个小时后,推着婴儿车带着两个疲惫的孩子前往地铁站回家。
 
 
 
今天的主题是,怕输主义。
 
 
 
车站人满为患,我想上电梯到站台,电梯门前已经有十几个人在排队。当电梯到达时,人们突然都奋勇上前挤进电梯,当他们最后一个人挤进去后,门"叮"的一声关上了,只留下我和孩子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在此之前,我在新加坡还没有遇到过这种完全不顾他人的现象。当我推着婴儿车路过建筑工地附近时,建筑工人会停止敲打工作担心会吵醒熟睡的婴儿;下雨时,在车站等车会有人帮我打伞。
 
 
 
为什么在车站上电梯时,会出现这种争先恐后,"适者生存"的现象呢?我后来知道了,那就是所谓的怕输心理。
 
 
 
Kiasu是闽南话里的一个词,Kia的意思是"担心、害怕",su是输掉,所以Kiasu就是“惊输”,意思就是“怕输”。2007年,这个词被收进牛津英语词典,将其解释为"一种贪婪而自私的态度"。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策学习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梁振雄博士将Kiasu解释为是一种幸存本能。他说,这个只有53年历史的微小国家在东南亚地区地位十分脆弱,被一些文化传统非常不同的邻国所包围。
 
 
 
"新加坡人永远都牢记一定要自力更生,靠自己,要未雨绸缪,那种一定要争先的心理已经成为新加坡社会精神的一部分。"他说。
 
 
 
也就是说,新加坡人不愿错过机会,被落下。他们会耐心地排长队只为了购买最新款的手机,甚至不会错过麦当劳开心套餐提供的限量版Hello Kitty玩具。
 
 
 
新加坡人自己也开玩笑地说,在自助餐上他们会把别人挤开,盘子里的食物总要堆得满满的。在美食街吃饭,他们会一边买饭,一边占位——用一包餐巾纸或一把雨伞占据餐桌,于是有了一个新加坡英语单词chope,占位。
 
 
 
新加坡一位文学评论家魏俐瑞说:"这种所谓怕输行为还是很有争议的。虽然没人喜欢遇到这种行为,但他们自己却毫不犹豫地这样做。当我们看到这种行为,心里会感到有点畏惧、不高兴,还有尴尬。"
 
 
 
2015年新加坡做的一项有关国民价值观的调查显示,“怕输”位于他们对新加坡社会看法前10名,名列前茅的还有竞争性和自我为中心。而被问及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时,前10名中包括家庭亲情、友谊、关爱和诚实。
 
 
 
但在新加坡并不是所有人都把“怕输”看得那么严肃。艺术家约翰尼·刘通过喜剧形式让新加坡人认识到这个问题。他创作了一个很受欢迎的角色"怕输先生"(Mr Kiasu),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角色非常走红,现在因"怕输先生"的新剧目而再度流行起来。
 
 
 
刘先生说,"新加坡人的一个特点是总想争第一,绝对不能被别人落下。"他用了两年时间创作出了"怕输先生"这个角色,而 Kiasu 这个词也随之在主流社会流行起来。1990年"怕输先生"电视剧首次与观众见面时,公众反应参差不齐。
 
 
 
刘先生说,"大约60%的人感觉受到冒犯,40%的人感觉好笑。那些感觉受到冒犯的人大多比较保守,他们觉得不应该在外人面前揭短,让新加坡人难堪。他们认为外人会笑话新加坡人的。可是我说,我要的就是这样的喜剧效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