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华语广播电台 Radio Mandarin d'Europe

关注 | 寒门状元之死的背后是自媒体无休止的贩卖焦虑!
2019-01-31 21:17:02


来源: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之声 (zgzs 001)
 
 
29日晚上,一篇名为《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文章刷屏朋友圈,迅速成为10万+文章,引发众多网友点赞、转发。与此同时,文章中禁不住推敲的细节和逻辑,也使不少网友对文章真实性表示质疑。目前该文章虽已显示“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但对文章刷屏引发的争论并没有结束。
 

有人把这篇文章定义为标准的“毒鸡汤”,也有人说,传播这样的毒鸡汤,本身就是毒。这篇毒鸡汤似的文章究竟为何刷屏?自媒体时代发布网络文章如何把关?
 
 
 
《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到底是真是假?
 
这篇出自自媒体人咪蒙旗下微信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的文章,简单说,就是讲述了一个寒门学子,通过勤奋努力实现人生逆袭考上名校,却因为人正直,不帮富二代作弊、不为老板做假账而处处人生受限。
 
 
更为悲剧的是,25岁就因病早逝。而文章作者据文中描述是这位寒门学子的高中同学,一个25岁工作两年就小有成就,并且外貌还有些优势的女生。一个物质社会成功样本,从寒门弟子的死亡中获得醒悟,重新审视和批判自己以及世俗社会。
 
 
文章发布几个小时,轻松突破10万+的阅读量。昨天,文章在因被举报过多而封禁前,已经收获了至少3.4万“好看”标签,按照业界的一般标准来推断,这篇文章的阅读量预计已经达到了300至500万。
 
 
大量网友被文章中的主人公感动,而“寒门学子为何如此艰难”这个争议不断的话题被重新搬出来讨论。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这篇文章在短时间刷屏,主要是利用了部分人存在的焦虑感和恻隐之心。
 
 
朱巍:“这篇文章反映出来了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焦虑感,这种焦虑感可能是来自于中小城市到大城市拼搏这样人的一些共鸣;第二个方面反映出来的人的心灵中最柔弱的部分,就是恻隐之心。或多或少在这个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有共鸣的文章容易引起热议。”
 
 
冷静之后,不少网友惊讶地发现,文章竟然存在多处严重的逻辑错误和事实错误,因此引发“造假”质疑。比如文中主人公2013年以693分的总分拿下理科状元,2013年以前就看过2014年才上线的网剧等等,被读者网友们拿出来讨论的疑点和常识性错误还有很多。这是之后这篇文章引发大范围争议和探讨的主要原因。
 
 
目前,这篇已被封禁的文章究竟是真是假没有定论,但造成的各种影响短时间很难抹去。
 
 
众所周知,商业自媒体行业视流量为真金白银。部分商业自媒体撰文也绝非是以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为宗旨,而是以达到提升流量为目的。对于自媒体发布内容如何把关。朱巍认为,监管力度应该加大,但难度也很大。
 
 
 
为何《状元之死》会病毒式传播?贩卖焦虑的自媒体还能走远吗?
 
 
这篇名为《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网络文章,忽然成了网络热点,又忽然遭到广泛质疑,霎时间,网络上热闹非凡。目前,发布者已经自行删除了网络文章。
 
 
那些胡编乱造、漏洞百出、刻意制造热点的网文从来经不起聚焦,但问题是为什么总是有人乐此不疲地制造这样的文章,而这样的文章又为什么能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70年前,我们中国人的最大愿望是不再受外人凌辱、不再受自己人盘剥;40年前,很多老百姓最大的愿望是一家人顿顿能吃上大米白馍馍,是孩子能接受教育考大学;眼下,我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一万个人当中会有一万个答案。
 
 
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让老百姓脱离了生存这一最基本焦虑,我们追求的是怎么样能在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当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每个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对国家、对社会的要求必然是个性化的,但国家和社会也一定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一切人的所有需求。
 
 
因而,不少人会产生新的焦虑,这种焦虑搭着某个热点,就会扩散开来。而这,正是《状元之死》这样的文章能病毒般扩散的原因。
 
 
那么,这样的文章传导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 不可否认,在一定范围里、某种程度上的社会不公状态,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马上要过年了,大家可以去广大农村走一走,那普通农户门口停放着团圆的私家车,百姓桌上的鸡鸭鱼肉,还有冒着热气的大馅儿饺子……这就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共享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成果的具体例证。
 
 
如果看不到70年来,新中国的教育改变了多少寒门子弟的命运,这种选择性失明,不是一个负责的自媒体应有的态度。
 
 
现实,是一切创作的源泉;真实,是一切报道的基石。如何凝聚来之不易的社会共识、动员全社会形成一股昂扬向上的合力——这是每一个媒体都该有的担当。
 
 
要知道,没有人能从唱空家园之中获益,而每个人,都可以从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当中提升获得感。那些贩卖焦虑制造热点的自媒体,别走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