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华语广播电台 Radio Mandarin d'Europe

客家南药扬四方 药食同源助养生
2022-11-18 00:05:07


梅州有悠久的中草药种植历史,据统计境内有中草药1800多种。图为以南药为特色的南寿峰养生谷。受访者供图

客从北方来,南方多瘴气,身体有不适,中药来相助。

餐桌上各式药膳汤,盛夏时节葛藤、艾叶插于门楣,夏日必备的仙人粄和凉茶,身体不舒适时的药浴、足浴……中草药俨然是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它融入到了客家人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千百年前,客家人带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迁徙到南方蛮荒之地,草木繁茂但恶劣的生存环境给予了客家人种药、用药的广阔“市场”,并随着客家人远播海内外。

中医药与客家人生活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客家中医药文化。它不仅是治病养生的工具,更是客家人传统习俗和理念的集大成者,见证了客家人的发展史。

南北相融

形成独特客家中医药文化

历史上,因为战乱等原因,客家人经过了五次大迁徙,从中原地区来到岭南地区。纬度的变化让南北自然环境产生巨大差异,客家人要在南方扎根、生存,需要经过重重考验。

彼时的南方还是一片蛮荒之地,与中原平原为主的地形不同,南方多丘陵、山地,草木葱郁也多瘴疠之气。在往南方迁徙的过程中,客家人多发以往未见的疾病。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为客家人的生存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袤的山林之地给了客家人用药的基础。经过不断试验和实践,客家人形成了一套以自然资源治疗自然环境导致疾病的经验。

如环境湿热之气导致的身体燥热,可用土茯苓、金盏盘等来缓解;湿热之邪导致的胃肠气机阻滞,可用金银花、肉桂等来治疗。

在寻常百姓家,草药也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食材。

客家人早餐常喝的“三及第”汤(枸杞叶、猪肝、小肠、瘦肉);艾、土茯苓、葛根、鸡矢藤等药材配鸡、骨、肉等煲成的药膳汤;五指毛桃作为香料制作的五指毛桃盐焗鸡、五指毛桃香鸡爪等,皆可见中草药的身影。

鸡肉、猪肉是中原地区常见菜品,来到岭南后,湿热的气候让客家人水土不服。于是聪明的客家人在鸡、猪等肉食材料中加入当地的中药材,并熬制成汤。在下火祛湿的同时,又让饮食更具营养。

“客家人从中原而来,将中原的药材文化与岭南土著的药材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客家中医药文化。”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肖文评认为,客家中医药文化之所以独具特色,与其南北相融的特色分不开。

“药膳文化可以说是客家人将南北中医药文化相融最好的例子。”肖文评说,客家人对中医药的信任和喜爱体现在人人皆有中药材基础知识上。“本地人说‘谁家没有几个防家看屋的偏方?’,说的就是不少家族有着祖传的中药治病秘方。”

迁徙岭南地区后,环境带来的困扰让客家人深知“治未病”的重要性,种植中草药也成为了客家人重要劳作内容。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植了各式各样的中药材,如野菊花、金银花、山药、佛手等中草药成为了村庄里一道亮丽风景,而路边地头的野草也可能是一味药。

根据《梅州科学技术志》记载,梅州地区拥有1800余种野生中药材,其中大宗药材748种;重点药材282种,占全国和省的普查品种的61%;珍稀药材20种。巴戟天、土茯苓、桃金娘、鸡血藤、益母草、艾草等是梅州客家人最常使用的中药材。

随着对岭南地区中药材种类及使用方法愈加熟稔,客家人种植生产出了许多全国知名的中成药,如双料喉风散、八宝惊风散、七厘散、六神丸等中药品牌远近闻名。

“在梅州,人人都能说上一两个中药材的作用。”梅州南药协会会长张京维介绍,在改革开放前,梅州许多村民靠采挖中草药变卖换取生活费,客家地区有着“中草药店多过米店”的说法。

依山而居

食药同用为客家人养生保健奠定基础

已过五旬的王威仪虽并非出生于中医世家,但在他的印象里,母亲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民间中医药家”,“她的中医药知识都是在务农持家中逐渐获取的。”

王威仪小时体弱多病,从记事起到21岁步入军营,但凡生病,都是由母亲寻觅中草药来解决,“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兄弟姊妹众多,上有老下有小的偌大家庭,无论遇到头疼发烧还是跌打损伤都是由母亲采集药草来治疗。”

母亲曾向王威仪聊起他小时的一件趣事。一日,王威仪随母亲上山砍柴,突然全身发冷抽搐。母亲立马放下刀斧,察看他的病情。随后她就地摘了些布惊叶等草药,加唾液揉熟,给王威仪擦揉肚脐等部位,并让他躺下休息。母亲继续干活,待王威仪昏睡半天好转后,才一起回家。

“对于老一辈的客家人来说,中医药知识是常识。一些常见疾病,就地取材来使用。”王威仪认为,母亲是老一辈客家“民间中医药家”的代表,小时身边的朋友若身体不适,也多为其父母采集使用中医药来缓解。

比起治疗,客家人更注重对疾病的预防,正所谓“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医食同源,食药同用”是客家人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客家人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

清乾隆《嘉应州志·风俗》载:“土瘠民贫,农知务本,而合境所产谷,不敷一岁之食。”指的是梅州的田地所产不能满足老百姓的日常饮食所需,于是乡民为了满足口腹之需,就地取材,从大自然中选取野生食材。

若从外地来梅州,品尝特色客家菜,恐怕会对药膳汤倍感好奇。“经常有外地来的客人问为什么汤里会放这么多树根,每次我都会耐心解释这是客家特色药膳店,不同药材有着不同的保健作用。”在大埔经营一家餐饮店的老板张根源说。

张根源的店里常常摆着五六十种草药,有些是晒干的,有些则是新鲜的,提供客人选择入汤。“我外公曾是‘赤脚医生’,小时候经常看他用草药治病救人,让我对这些钟草药产生了兴趣。”

长大之后张根源做起了餐饮行业,把草药与各种肉类结合在一起,根据客人不同的需求搭配不同草药,达到食疗的效果,“这家店开了17年了,来店里的都是老顾客,他们有时候会向我阐述哪里不舒服,我就搭配不同草药来入汤。”

因岭南地区夏季酷暑时间长,以草药为原料的凉茶盛行。溪黄草、夏枯草、车前草、鱼腥草等是常见的凉茶原料。

民间还盛传一些客家凉茶歌谣,如:客家来自“山旮旯(山区)”,青山绿水出凉茶;本草纲目来搭配,老人“细俚(小孩)”都中意。

“仙人粄”是客家凉茶的另一种形式。由仙人草制成膏状,形状、色泽、口感似龟苓膏。仙人草性寒、甘、淡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暑等功效,用于治疗中暑、糖尿病、高血压等。2009年平远县被授予“中国仙草之乡”的称号,目前为我国仙草种植面积最大的县。

在用药饮食之余,客家人还会将草药制成药浴和足浴。梅县城北农村妇女坐月子时,用枫树枝叶煎水洗澡,起祛风之效。在大埔乡村,村民冬天常用萝卜嫩叶煎水泡脚治疗冻疮。

青山绿水廿万顷,十里常逢百岁人。2020年梅州成为中国第二个获得“世界长寿之都”称号的地级市,客家中医药文化被认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与客家人生活的深度融合,成为客家人保健养生的重要手段。”张京维说。

声名远播

海外谋生传扬客家中医药文化

在岭南地区定居后,为谋生计,部分客家人远离家乡、远离国家,开启了下南洋之路。

此番离去,不知又要经历多少磨难,家人为游子准备了厚厚的包裹,其中就不乏常用中草药。

作为闽粤要冲,梅县区松口镇是客家人下南洋的首站。“据松口镇老一辈的人回忆。祖辈们下南洋除了必要的充饥食物和御寒衣物外,中医药也是必不可少的物品,作防身之用。”为了解客家民间的中医药文化,肖文评曾寻访梅州各地。

东南亚地区气候炎热,殖民时期大量苦力在开发种植园或矿山时遭遇动物袭击,苦工常常因受热、受累、受袭或水土不服而牺牲,当地疟疾、霍乱流行,医疗缺口大,对中医药等救治方法需求迫切。

客侨到达东南亚后,将所带去的中医药与中医知识与当地人共享,深受当地人欢迎。

渐渐地,东南亚各国由客侨开起的中药材店越来越多。如原籍梅州梅县的万石泉在槟城椰脚街创办了马来西亚第一家中药店仁爱堂,他的后裔发扬先辈创业精神与遗训,使该店经久不衰。

“据调查统计,新加坡的中药材店几乎都是大埔湖寮人开的。”肖文评说,随着中医药在东南亚地区发展壮大,也吸引了许多中医师专门到东南亚谋生,“中医药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中医药文化跟随着客家人翻山越岭来到岭南地区,也随着客家人漂洋过海传播至海外,是客家人治病保健最好的伙伴,也是客家人思乡的寄托。

如今已定居广州的王威仪说,使用中医药已成为他日常习惯。“广州水土偏热,防暑、降温、祛火的药材必不可少。”王威仪说,他每次回家都会从家乡捎上鱼腥草、绵茵陈、溪黄草、穿心莲等药材,“而我那些已定居海外的亲戚,每次回来也少不了带上大量中药材。”

虽然西医已广泛应用,但依旧不影响客家人对中医药的喜爱。

如若去客家人家里做客,会发现屋子里悬挂着药草,起到驱虫的效果;盛情款待的餐饮中必定有药膳汤,他们能准确说出每道药材对身体起到怎样的效果;在盛夏时节,他们会从冰箱里拿出冰凉凉的仙人粄给你消暑止渴……

而如今在大埔高陂、茶阳等镇,每逢端午节前后,当地人还会开设中药材圩日,吸引着周边人采购,是当地每年最热闹的圩日。

近年来,梅州市也加大了对中医药的保护力度,相继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壮大中医药产业,提升中医药的服务范围,挖掘中医药大师等。作为民间的珍宝,客家中医药正逐步走向正规。

“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扬,但力度还不够大。”张京维说,许多业内人士看到中医药人才的流失、珍稀中医药材的消失和部分中医药材的浪费觉得十分心疼,希望政府部门能有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客家中医药发展,“中医药市场广阔,梅州潜力无限。”

转载(南方日报 张柳青)